外交官是一个国家的脸面,是否能赢得他国的尊敬,除了这个国家本身的实力以外,外交官的话语、气势都非常重要。
中国出了不少优秀的外交官,钱其琛和李肇星也是其中的两位,这两人既是曾经的上下级关系,也是师徒关系。
2017年,钱其琛病逝时,李肇星前去无比感慨地说:“他是我的外交生涯的领路人。”
一、和平大使钱其琛
钱其琛出生时,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时期,他在读书时就开始参加各种爱国运动,青年时期的他进入报社上班后,更是为了祖国的解放与和平做出了许多贡献。
1954年,26岁的钱其琛被派到了苏联中央团校学习,毕业后就留在了苏联大使馆,开始了他的外交官生涯。
他为人谦和有礼,一向主张以和平解决问题,后来,他在教学生时,告诉他们:“我们要通过外交维护世界的和平,同时结交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1982年钱其琛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
就在这一年的3月24日,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中亚重镇塔什干发表了一番讲话。
当时中苏关系仍有些许紧张,其中提到和中国的关系时,虽然他的言辞间对中国依然带有攻击性,但却也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对台湾主权持肯定的看法。
勃列日涅夫在发表了这番讲话的第二天,中国领导人就知道了,第三天,中国的外交部便发起了中外记者发布会。
钱其琛在面对100多名中外记者时,用三句话对勃列日涅夫的那番话做出了回应,虽然是三句话,但意义非常重大。
第一句是说明中国已经注意到了苏联勃列涅夫主席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
第二句话表达了中国坚决拒绝勃涅日列夫对中国攻击的强硬态度。
第三句话是表明中国关注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
也就是说,中苏是否能重修旧好,得看苏联以后的表现。
钱其琛通过这三句话表明了对苏联的态度,不仅让中国获得了国际的关注,还为中苏关系的转变打下了基础。
如此巧妙,有魄力的话,也让全世界都知道了“钱其琛”这个名字。
1988年,钱其琛又代表中国访问了苏联,与戈尔巴乔夫进行了会谈,这次的会谈是成功的,因为戈尔巴乔夫主动承认了,这些年里中苏的关系日渐冰冷,苏联是有错误的。
也因为苏联的低头,让两国冰冻了多年的关系开始回暖。
1989年11月,为了解决海湾危机,钱其琛又亲自来到了伊拉克,与萨达姆进行了会谈。
他向萨达姆明确的表明中国希望用和平解决问题的意愿,并有条不紊地向萨达姆分析了国际形势,美国的威胁,战争的利弊。
最后表明如果萨达姆拒绝退兵,中国就会阻拦美国等国放弃军事行动。
只可惜,萨达姆冥顽不灵,一条路走到黑,而美国也十分强势,海湾战争还是在1991年8月拉开了帷幕。
虽然,钱其琛最终并没能解决这次危机,但他不惧个人安危,能在如此紧张的时刻挺身而出,不仅显示出了中国的气度,也让全世界对钱其琛这位外交官钦佩不已。
1993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钱其琛又为了香港回归问题,会见了英国外交大臣赫德。
双方围绕香港政制的问题争执得非常激烈,到了最后,赫德脸都黑了,大有发怒,以后再也不想谈了的架势,钱其琛却突然非常平和地说道:“今天我们的会谈结果还不错,是取得了积极成果的。”
赫德脸上满是诧异,两人吵得那么厉害,哪有什么积极成果,就在他要发问时。
钱其琛却总结道:“第一,我们争论得如此激烈,说明大家对香港回归问题都非常重视,这是今后我们解决具体问题的前提;第二,今天我们在许多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虽然是吵架似的谈,但很显然,大家都还是非常愿意继续谈下去,这就为我们日后进一步沟通打下基础了。”
赫德听了后,脸上的神色立刻缓和了不少,两人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也随之消失了。
后来,钱其琛还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在1997和1999年分别参加了香港和澳门政权的交接盛典。
二、平易近人的钱其琛
钱其琛能力如此卓越,又身居高位,可他从来不在别人面前自以为是,私底下对下属都是平易近人,十分亲切。
中国另一位优秀的外交官,同时也是钱其琛的助手兼徒弟李肇星在第一次见到钱其琛时还闹了一个笑话。
李肇星比钱其琛小12岁,他从小就立志要当个外交官,他于1970年正式走上外交生涯。
1977年,李肇星被调到了外交部新闻司,在这之前,他经历了三年的军队生活和七年的外交任务。
当他刚到新闻司时,见到了钱其琛,对这位领导的能力,他早就有所耳闻,就是一直没能认识他,如今能到他的手下工作,李肇星非常高兴。
他十分恭敬地对钱其琛叫了一声“钱司长好。”
可他话音一落,在场的其他同事就哄堂大笑起来,李肇星十分尴尬,起初他还以为同事们嘲笑是因为他说话时带着的浓重山东口音。
他有些不知所措,而钱其琛却非常温和地对李肇星说:“你就是新来的李肇星同志吧,你好!他们都习惯叫我老钱,你也可以和他们一样称呼我。”
李肇星后来才知道,原来,钱其琛平时和下属相处不仅没有丝毫领导架子,还很有亲和力,所以下属都亲热地叫他“老钱”。
而李肇星唤钱其琛司长,与“老钱”的称呼相比之下,让人感觉十分格格不入,所以,同事们才会哄堂大笑。
李肇星非常喜欢这个部门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同时,他也从钱其琛身上学到了许多外交技巧。
在1993年,钱其琛和英国外交使臣赫德会谈时,李肇星就跟随前往,他见钱其琛和对方就香港的问题谈得都已经快要吵架,而赫德脸色很差,已经准备站起来离开了。
可钱其琛只用了一句话就力挽狂澜,让双方的关系缓和下来,他是佩服得不得了。
他也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他之所以会在后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与钱其琛对他的教诲和培养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三、领导兼老师
李肇星把钱其琛视为老师,在工作上遇到困难时,他都喜欢去向领导兼老师的钱其琛“取经”。
1983年,李肇星被派往南非国家担任临时代办职务,他在临走前,认真地拿着纸和笔找到了钱其琛,希望他给点经验。
可没想到,钱其琛却只笑着简单地说了几句话:“到了新环境,记得和新同事好好相处,有事多和他们商量,平日里一块吃饭。”
李肇星来到南非大使馆后,就按钱其琛说的那样,和同事们打成一片,互相帮助,没多久,李肇星和同事们被评为了先进集体。
李肇星于1985年成为了外交部发言人。
李肇星是既高兴又紧张,因为他只是副司长,但是他却要和他的上级领导马毓真同时发言,他心里非常没有底气,于是,偷偷找到钱其琛问:要不要分一分正、副发言人?
钱其琛却非常严肃地对他说:“无论正副发言人都需要实事求是地发布新闻,介绍当地政策,所以,根本就没有必要分正副发言人。”
在钱其琛的话的影响下,李肇星在今后的岁月中,在每一次报道新闻时都力求实事求是。
还有一次,李肇星作为代表团团长受日本外务省新闻俱乐部的邀请出访日本。
这可是一个关系到中日两国未来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任务。
李肇星本来是很有信心的,可当见到报名参加访问团成员里有许多人比他都出色,他心中便开始惴惴不安起来。
他找到了钱其琛,问:“可以换一个更有经验,级别更高的人来担任这个团的团长么?”
钱其琛平静地看着他,反问道:“你是觉得你没有经验?能力不够吗?”
还没等他想清楚如何答话,钱其琛又开口了,“在外交工作中,很多问题都是不可能事先预见和解决的,重要的是要有担当,敢于面对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李肇星顿时明白了,老领导这是告诉他,这项工作最需要的是有担当的人。
于是,李肇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他勇敢地带领代表团到了日本,最终圆满完成了访问任务,赢得了双方的好评。
李肇星的外交官之路在钱其琛这位领导兼良师的培养下越走越宽敞,他在做了三年的外交部长助理后,又去了联合国担任驻联合国代表。
1995年,他成为了外交部副部长,1998年前往美国担任了驻美大使。
在1999年时,美国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起初,美国一直说这是所谓的“失误”,不肯公开道歉,也不肯参加葬礼。
后来在李肇星的能言善辩下,克林顿无奈地对这起“误炸事件”进行了道歉,并在吊唁簿上签了名。
克林顿神情哀伤地签字这一幕被摄影师拍了下来,被称为中国外交史最经典的画面之一。
而中国从美国政府手里要来了道歉一事,让西方国家都很震惊。
李肇星从没有忘记,他能在外交工作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有一部分都是钱其琛的功劳。
在钱其琛去世的前几年,李肇星多次去看望老师,每次看见他躺在医院,形容憔悴的样子,他都心痛不已。
那时的钱其琛已经不认识人了,每一次都会问李肇星是谁,李肇星满含热泪,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重复地向老领导介绍自己。
2017年5月4日,钱其琛病危,李肇星放下所有的工作前去探望,那是这对师徒的最后一次见面。
5月9日,钱其琛病世。李肇星痛哭流泪,他说:老钱是我的恩师,是我外交生涯的领路人,我感谢他对我的提携和栽培,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
钱其琛虽然不在了,李肇星却牢记老领导曾经的教诲,无论做何事,都要以国家,以百姓的利益为重,多为人民着想。
如今的李肇星已经83岁了临沂建欧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他早已退休,但是为了国家利益,如今他再次出山,出任中方代表团团长,助我国修复中澳关系,老爷子不愧为中国出色的外交官。